提著包包,走進丹棱鎮派出所,咨詢民警如何辦戶口。離開,返回,聽錄音,填好“行政效能暗訪測試情況表”,直送縣紀委監察局。這是丹棱“挑刺工”李開鵬的一次暗訪“挑刺”過程。(人民網)
“挑刺”這個詞語在我們的心中就是一個不好的代表,就是沒事找別人麻煩的人,但是為什么我們的地方政府還要專門成立“挑刺工”這樣的一個隊伍了,并且這樣的隊伍不但沒有受到群眾的討厭,可以說是大受歡迎。
隨著我們的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黨員干部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危機意識,所以他們現在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干部,而不是人民的公仆了,他們自己的毛病都被自己的忘記了,所以我們的挑刺工一出現,他們就感覺到了危機。“挑刺工”在是一種對權力的挑刺、對媒體的挑刺,如果“挑刺工”身份祛除了這些號,單憑本身的單打獨斗,恐怕很難撬動權力的自我改革。
為什么我們國家的權力監管機制那么多,什么上級權力監督、同級權力制衡、公民權利施壓。但是還是出現了那么多的問題了,其實這是一種自我的不誠實,“挑刺工”他們只是挑了行政人員的服務態度問題,由于對其作風的感知浮于表面,終究治標難治本,最多算是針對行政監督缺失的一次“警報”。
我也可以看一下,我們“挑刺工”他們都是紀委的委員,他們是真心的為人民服務了,還流于形勢了,我們的“挑刺工”如果自己沒有找好定位,那么你們只能成為花瓶,并且是不被人喜歡的花瓶,如果我們的定位做好了,那么你們就是一把反腐的利器,為人民服務的利器。所以我們要當好國家的利器,為我們的改革開放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制度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與制約,極容易造成行政人員對權力的獨裁和濫用,公民權利也將受到侵害。
作者: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