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旅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紅色旅游發展體制機制將更加健全,教育功能更加凸顯,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紅色旅游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革命老區等紅色資源聚集地區強村富民效果更加突出,群眾參與積極性和滿意度顯著提高;全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占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數比例持續提升,全省紅色旅游市場規模位列全國前列,將河北省打造成有吸引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項目帶動引領發展
在井陘縣南障城鎮南障城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正抓緊施工作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項目以井陘縣紅色文化保護與展示為核心功能,結合紅色教育培訓等市場發展需求,配套完善休閑服務功能,重點建設‘一館一場一中心’。”井陘縣政府投資項目代建中心相關負責人許清明介紹道。
據介紹,井陘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是石家莊市重點紅色旅游項目,該項目位于井陘縣南障城鎮南障城村南,總投資0.58億元,將重點建設紅色文化教育館、團結廣場、研學教育中心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其中,正在推進建設的紅色文化教育館,將設置百團大戰革命展廳和井陘紅色革命展廳;團結廣場,將對基地現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廣場進行提升改造;研學教育中心,將設置教育研學室及紅色文化圖書室。
井陘縣相關負責人說:“在推動村莊喚醒紅色記憶、利用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的同時,我們把紅色文化發展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完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經濟效益,努力做到游客能‘點頭’,百姓有‘賺頭’”。
邯鄲市涉縣“太行紅河谷文化和旅游經濟帶項目”目前也在穩步推進中。該項目以“英雄太行山,中國紅河谷”為形象定位,構建“一軸一環四溝峪、四大龍頭多節點”的空間格局,打造“一條河、兩岸峰、五彩谷、九小鎮、十三美景、百味鄉情、千里天路、萬頃畫廊”的整體形象。該項目主要包括游客服務中心以及常樂小鎮魚博館、黃花山、莊子嶺、甘土嶺長城等紅色景區景點,建成后將成為重要的紅色旅游綜合體。
以項目建設引領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讓紅色旅游產品更具吸引力,河北省正在持續實踐中。如何讓紅色旅游項目更具帶動性?有業者表示,河北省應該在深挖老區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創新紅色旅游產品設計開發上多下工夫,要將紅色題材故事融入旅游產業發展之中,增強文化表現力,賦予旅游發展新內涵。同時,要與鄉村振興有效聯動,深入挖掘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多措并舉縱深發展
“演出真誠感人,讓我忍不住落淚。”觀看了平山縣河北梆子劇團創排的河北梆子現代戲《西柏坡故事》后,來自石家莊市的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說。日前,2019—2021年石家莊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名單出爐,音樂劇《壯士》、歌舞劇《團結就是力量》、河北梆子《西柏坡故事》等作品上榜。
據介紹,去年底印發的《河北省旅游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重點提出了河北省將建設紅色“太行精神”傳承弘揚核心區,加強西柏坡精神、白求恩精神、太行新愚公精神、華夏根祖文化等“太行精神”研究挖掘,通過創作紅色文藝作品、舉辦紅色故事主題展播、出版紅色文化研究成果、舉辦紅色主題系列活動等,推動全省紅色旅游發展。
河北省不少紅色旅游景區正在積極探索中。
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游客經常能看到小講解員的身影,這是景區管理處與當地學校組織開展的“小小講解員”培訓的成果。
位于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園,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之一,4A級旅游景區。為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第二課堂,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從小樹立紅色理想,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今年寒假期間,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管理處開辦了“小小講解員”培訓班,組織專業講解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課堂培訓+實地講解”模式培訓“小小講解員”隊伍。對于接下來的發展,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黨委書記楊峻嶺表示,景區將不斷完善“小小講解員”培訓機制和志愿講解員服務體系,利用假期開辦更多的特色培訓班,讓更多青少年參與進來,學習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河北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在宣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鼓勵西柏坡、八路軍129師紀念館、前南峪等紅色景區開發系列紅色研學產品,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等開展面向大中小學生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支持平山、涉縣等地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紅色研學旅行目的地。
除了以文藝演出、主題活動打動人、吸引人,河北省還在挖掘紅色景區文化內涵上下功夫。今年以來,河北省圍繞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重大節點,深入挖掘駱駝灣村、塞罕壩機械林場、崗底村李保國紀念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等景區景點蘊含的紅色精神,研究確定了一批重要目的地,并積極推進納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加快推動西柏坡、八路軍129師紀念館、冉莊地道戰舊址、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提檔升級,培育一批紅色旅游龍頭景區,同時推進西柏坡、白洋淀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成為有影響力的國際知名景區,推進紅色旅游目的地客棧、宅院、驛站等民宿產品主題化發展。
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和馬蜂窩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的《中國紅色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1)》顯示,去年,紅色旅游搜索熱度較上年同期增長176%。其中,京津冀紅色旅游區、湘贛閩紅色旅游區和滬浙紅色旅游區的熱度增長最高,分別上漲240%、173%和121%。京津冀紅色旅游因地緣相近、歷史相親更具共性,為旅游一體化建設開發創造了條件。
河北省將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契機,加快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及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優化河北紅色旅游空間布局,重點打造以西柏坡紅色圣地旅游區為龍頭,以邢臺太行新愚公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塞罕壩國家生態旅游創新示范區為兩翼,以邯鄲太行紅河谷、冀東李大釗故里、保定抗戰英雄、張家口國防文化旅游區為支撐的紅色旅游目的地體系。
河北省還將加強京津冀紅色旅游協同平臺建設,建立高效合理的一體化發展機制,實現紅色旅游協調、協作、協同發展。以長城、大運河、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和太行山文化旅游帶為依托,加強與京、津、晉、豫等地區紅色旅游區域協作,推出“牢記使命重溫趕考路”、冀晉豫“太行傳奇”等紅色旅游線路。
同時,河北省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紅色景區+鄉村旅游”結對行動,著重完善革命老區紅色旅游基礎和服務設施,聯動打造產品業態,引導革命老區群眾直接參與旅游經營和旅游接待服務,讓紅色旅游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革命老區人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助力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任英文 高越)